技术文章
TECHNICAL ARTICLES不锈钢反应釜作为中试与小规模生产的核心设备,其工作原理围绕 “可控反应环境构建 + 物料高效反应" 展开,通过多系统协同实现稳定的化学反应过程,适配化工、医药、食品等领域的物料合成、提纯等需求。
首先是物料输入与预处理环节。操作人员根据实验或生产需求,通过釜体顶部预留的标准接口(如加料口、进料阀),将原料(液体、固体或气体)注入 50L 等规格的不锈钢釜体内。釜体材质根据物料特性选择 304 不锈钢(适配中性、弱腐蚀性物料)或 316L 不锈钢(适配强酸碱、医药级物料),避免材质与物料发生化学反应,同时内表面的高精度抛光(Ra≤0.8μm)减少物料残留,为后续反应提供洁净基础。
其次是反应环境精准调控。温度控制通过夹套系统实现:若需升温,向夹套内通入蒸汽、导热油等加热介质,热量通过釜体壁传递至内部物料;若需降温,切换为冷却水循环,带走反应产生的热量,控温精度可达 ±1℃,满足不同反应对温度的特定要求。压力控制则结合反应需求,通过真空系统(如真空泵连接接口)抽取釜内空气实现负压环境(≤0.095MPa),或通入惰性气体构建加压环境(常规工作压力≤0.6MPa),双端面机械密封结构在此过程中发挥作用,防止物料泄漏与外界杂质进入,保障压力环境稳定。
搅拌传质是提升反应效率的关键步骤。防爆电机驱动搅拌桨(锚式、桨式等,根据物料粘度选择)以 0-300rpm 的可调转速旋转,搅拌过程中打破物料浓度梯度与温度梯度,使原料均匀接触,同时加速传质传热 —— 不仅让物料温度快速趋近设定值,还能促进反应中间体的生成与转化,避免局部反应过度或不充分的情况。
反应过程中,PLC 控制系统实时监测核心参数:温度传感器、压力传感器将釜内温度、压力数据传输至触控屏,操作人员可直观查看并根据反应进度微调参数,部分设备还支持数据记录与导出,便于后续流程追溯。安全系统同步待命,当压力超过 0.7MPa 时安全阀自动起跳泄压,温度超出设定范围时超温保护装置切断加热源,釜体底部的防爆膜则在更高压力下破裂释放压力,多重保障避免危险情况发生。
反应结束后,通过调整釜体角度(如 0-90° 电动升降)或开启底部出料阀,将反应产物(如合成的中间体、提纯后的成品)导出至后续处理设备(如过滤、干燥装置),完成一次完整的反应周期。整个过程通过各系统的协同配合,实现了化学反应的可控性、安全性与高效性。
扫一扫,添加微信
服务电话:
18817549827